伊藤润二 http://http:www.td010.com 作者/罗盈盈 “一杯奶茶”带来的仪式感,让中国新式茶饮市场迅速升温,茶颜悦色、喜茶和奈雪的茶等新潮品牌在各大商圈盘踞。不过,在严重内卷的新式茶饮行业,卖奶茶到底能不能赚钱,这个热闹的消费赛道回报率几何,一直是市场讨论的焦点。 今年6月登陆港交所的“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最近交出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中报。经调整净利润为4820万元,去年同期则亏损6350万元,奈雪的茶成功扭亏令投资者欣喜。从这份成绩单,外界可以一探连锁新式茶饮店的商业价值。 转亏为盈,但净利率偏低 2015年,奈雪的茶首家门店在深圳开张,由“夫妻档”赵林和彭心共同创立,总部也设在深圳。当茶饮行业还在争夺中低端奶茶市场时,奈雪的茶以“茶+软欧包”的形式开拓中高端茶饮市场。 上市之前,奈雪的茶完成5轮融资,身后站着天图投资、深创投、太盟投资集团(PAG)、弘晖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2021年6月,这家茶饮品牌成功登陆港股,夺走“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名号。目前,公司总市值约为183亿港元。 不过,上市之初,令资本市场担忧的是,奈雪的盈利情况仍难言乐观。 根据奈雪的招股书,2018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87亿元、25.02亿元和30.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7.7%。但同期,其净亏损分别为0.66亿元、0.39亿元、2.02亿元,累计亏损超过3个亿。若以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2020年经调整净利润则为1664万元。 如今,上市后的第一份财报成功扭亏,让不少投资者松了一口气,8月26日港股开盘后奈雪股价提涨逾10%,收盘时上涨7.39%。 奈雪的茶上半年实现营收21.26亿元,同比增加80.24%,主要得益于门店数量持续扩张,期内净增加87家门店,总共达到578家门店。经调整净利润达482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6350万元,盈利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毛利率大幅提升,是其转亏为盈的重要原因。财报显示,奈雪的毛利率为37%,比去年同期的29.35%提升7.65个百分点。相较于疫情前的2019年,这个数字也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占据营收大头的现制茶饮是奈雪维持高毛利率的原因之一,茶饮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 此外,在规模化的发展中,奈雪的边际成本逐渐降低,成为门店利润攀升的另一因素。上半年,折旧占比减少的趋势明显,广告费用等成本支出也在减少——广告推广支出只占营收的1.8%,比2020年减少0.9个百分点。但奈雪的人力成本依然高企,员工成本占比高达31.5%,是数据公开以来的最高水平。 尽管扭亏为盈,但按照经调整4820万的净利润估算,奈雪的净利率水平仅为2.26%,整体运营效率仍有待提升。 该公司表示,未来将通过全面数字化提升效率,以保持稳健增长,包括研发标准化、自动化设备,并建立智慧化运营体系。目前,上述措施已进入测试阶段,预计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推广至全国门店。 单店日销2万,烘焙占比提升 2021年,奈雪扩张开店的步伐没有停下来。从数量来看,上半年,标准茶饮店净新增9家,PRO茶饮店净新增78家,后者的新增数量远超前者。 PRO茶饮店是奈雪在2020年底开出的新店型,产品打破“茶+欧包”固有模式,分出茶饮、咖啡、轻烘焙、零食等四个产品线,门店面积和人员配置更加灵活,除购物中心外还进驻写字楼、社区。据悉,PRO店所需的店员更少,以更低的前期投入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加密门店网络。 门店布局方面,奈雪坚持在高线城市开店,上半年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新开的门店数占比高达65.6%。 财报还披露了部分城市门店的关键业绩数据——深圳、上海、广州、武汉、西安、北京的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分别为2.65万元、1.99万元、2.38万元、2.42万元、2.13万元、2.70万元。根据招股书,2020年,奈雪的客单价约为43元。 随着成本效益更高的PRO茶饮店增多,这些城市的门店利润率均有明显提升,经营利润3.85亿元,同比大增497.2%。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9.2%,较2020年的12.2%提升7个百分点。 从产品来看,奈雪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现制茶饮、烘焙产品和其他品类。其中,现制茶饮依然占据营收大头,上半年贡献74.7%的收入,稍有回落。烘焙产品收入占比为22%,同比则提升一个百分点,其他产品则上升两个百分点。这个微妙的趋势显示,奈雪业务逐渐多元化,抗风险性有望加强。 今年以来,奈雪继续拓展线上渠道。上半年,茶饮店收入中有27.8%来自店内收银,37.9%来自小程序自提,34.3%来自外卖订单。其中,线上收入占比已达到72.2%。 作为对比,在疫情前的2018年和2019年,店内收银收入占比分别为92.5%和69.2%。可见,数字化已经成为该门店零售的主要方向。 食安风波尚存,业绩影响未知 这份光鲜业绩的背后也有阴影。 财报发布前,奈雪被曝光产品食材存在质量安全问题,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遭遇的第一次危机,触发了全国多地对新式茶饮店的检查。 8月2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报6家企业的检查情况,其中两家奈雪门店因在生产制作中出现违规操作问题被通报批评,包括“在制作过程中标签掉入芒果泥”等问题。涉事门店被顶格罚款10万元,两家门店的店长分别被罚25万元和罚款28万元。 次日凌晨,奈雪在官方微博就被监管部门处罚致歉,称对照监管部门处罚决定书中指出问题展开自查自纠,并要求所有门店员工严格按照生产流程进行操作,杜绝任何不规范行为。与此同时,部分门店暂时关门整改。 业绩发布会上,创始人彭心对媒体公开表示,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非常担心会影响公司业绩表现,但目前来看影响不大,“确实有几天业绩受到影响,现在业绩已经恢复事件发生之前的水平。”另一位创始人赵林则表示,8月以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对奈雪的打击不亚于疫情。 实际上,这并非奈雪近期第一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今年8月初,新华社曾报道称其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店“地面有蟑螂”、“用发黑芒果”、“生产标签标识错误”等问题。随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奈雪的茶进行约谈。 针对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监管,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大多数被曝光的餐饮企业,很多都是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漏洞。尤其是部分网红餐饮品牌,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推广和营销,殊不知食品安全这条底线已经失守。” 根据艾媒咨询的研报,对于经常消费的餐饮店,如果网上曝出有食品卫生问题,46.40%消费者表示后续不会再消费,而25.60%消费者则会具体看整改情况。可见,那些将关注点放在营销而不在产品品质,只看门店扩张速度、抱着“捞一把就走”投机心理的餐饮品牌将有可能逐渐被市场淘汰。 作为新茶饮第一股,奈雪的发展及规划被放在市场的放大镜之下。即使食安问题尚未带来明显的业绩困扰,如何规范前线员工操作、保证食品安全,仍是摆在奈雪面前的一道难题。 信号工厂——商业价值探测器 网易财经旗下价值研究平台 主编:赵妍编辑:罗盈盈助理:杨妍妍 联系邮箱:moneygz2021@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