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发行 https://www.td010.com 苹果的“降速门”大伙一定不陌生吧。 16、17年那会,苹果通过系统更新悄咪咪的降低了旧款iPhone的速度。 你吃了半年泡面攒钱买了台iPhone7,巅峰A10处理器的性能,结果一两年后苹果一波系统更新,iPhone7只有iPhone5sA7芯片的“快感”。 这找谁说理去。 库克给出的解释:若手机的电池容量不足或功能受损时,更新iOS系统可能会影响手机性能。 简单来说,我通过系统更新来延长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不都是为了你们好。 这说法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好比是某些人抢了银行,还说抢钱是为了让爸妈过上好日子一样。 好巧不巧,最近这“降速门”频繁的发生在另一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智能设备”身上。 那就是新能源汽车。 比如最近的新势力造车小鹏,深陷“锁电”旋涡不能自拔,简单来说就是降低充电性能,从而拉低续航和性能。 3月份,有大批小鹏P7车主在黑猫投诉上进行集体诉讼。 这批成都车主声称,自己手里的2020款小鹏P7电池容量达不到购车时做介绍的80.3KWh的电池容量,只能装70KWh左右的电量。 这就好比是你买了台电池容量5000毫安时的手机,结果回家一充发现,只充了4000毫安时就显示100%,剩余那1000毫安时没了??!! 除了小鹏,之前的广汽丰田iA5也出现了车主投诉锁电的情况。 它们的操作也比小鹏更狠,车主发现不仅是续航里程降低了、充电速度还变慢了,加速性能也有所减弱。 同一个充电站,“锁电”之前最大充电电流有240A左右,“锁电”之后,就只能维持在120A上下。 按小鹏和广汽车主们的说法,他们都是经历某次莫名的“系统升级”后,才发现被锁电了。 但威马车主反应的这个锁电,就比上面二位更“邪乎”了。 厂家主动打电话邀请车主免费上门保养,本来车主以为是威马回馈老客户,满怀期望的取回自己新保养的车。 结果发现续航近乎砍半,以前标定400公里续航的车,保养以后只能跑180-200公里。车也是南方开,也不存在天冷续航衰减一说。 所以173名威马车主联名起诉了威马,想讨个说法。 但到目前为止,上面三家企业均不承认做了“锁电”。所以在没有更多实锤的情况下,这事还真不好说。 但不妨碍我们跟大伙聊聊锁电这事,因为下面这车企,直接承认自己锁了。 它就是特斯拉,而且人家不仅大方承认了,每个起诉车主也进行了一定赔偿。 2019年,有30位车主起诉特斯拉,声称在2019年的一次系统更新后,自己车的续航下降了近11%,充电速度也慢了。 特斯拉和苹果做出了一样的回应,为了保护电池,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话说,这些企业一口一句为了我们好,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 咱们先来说说,为啥我们放在我家地库的车,厂商们可以远程“给它上枷锁”。 锁电,就是厂家远程通过BMS电池管理系统降低电池能量输出阈值的一种手段。 说的直白点,我们买的电池本身能存多少电,能放多少电,都是天生的,从出厂就是确定的。 但这些电池装在车上用的时候,得经过一个中间商,BMS,BMS来管理估计电池SOC(荷电状态)和DOD(放电深度)。 大伙不知道SOC和DOD是啥也没关系,我给大伙举个不恰当例子。 电池能吃进去多少就叫SOC。电池说我吃个“西湖醋鱼”鱼就饱了,但厂商们为了让电池发挥全力,用BMS给它塞一个“烤全羊”。 但这烤全羊也不能顿顿吃啊,每顿暴饮暴食,电池身体可遭不住,久而久之就会老化甚至爆炸。 DOD则指的是电池能放多少电,电池想放出“一千伏特”,可厂商们为了凸显车的加速能力,让BMS逼着电池放“十万伏特”。 跟吃烤全羊道理一样,咱不能次次“十万伏特”啊,身体可遭不住。 吃多少放多少全都听BMS的,而BMS是最听厂商的。 空子就这么来了,我厂商卖车的时候,让电池“多吃多放”,比如宣称80度电,600公里续航,续航拉满。零百加速两秒,性能拉满。烤全羊塞爆,十万伏特用尽。 大伙一试驾,发现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就高兴地买回家了。 过两年,电池年纪大了,如果还是像年轻时候那样暴饮暴食次次十万伏特,会加剧电池衰老,造成自燃等事故。自燃是每一个新能源车企的“瘟神”。 所以,厂商们就通过远程OTA对BMS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让电池多餐少食,过上养生生活,这样电池就能活的更久。 所以这一波看下来,如果真如我上面分析的这样,那厂商们可得好好反思了。让消费者为你们的过度营销买单这操作着实有点蠢。 我们也询问了相关业内人员,锁电这事是很容易被大伙看出来的,电车几乎一天一充,大伙很容易就发现这次充电有猫腻。 所以车企们要是真的怕老电池着火自燃,那就从研发从技术角度上更新进步,这种小门小道被人发现还是相当丢脸的。 买了新能源车的各位也注意些,特别是几年前的车主。 大伙更新也注意下,每次OTA系统更新之前,详细的看看更新内容,里面是否有提及关于电池管理策略的更新,到底是更新什么。 但差评君觉得,“锁电”这事要是真的存在,还得相关政策方面加强监管,没有硬压力,就总有车企想钻空子。比如我们可以增加对车辆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写入监测,把厂商们的小动作都记录下来,改没改一目了然。 文章最后,多说一句,好好造车,别搞歪心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