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Sir抛出两个问题: 多久没去电影院了? 之后最想看哪一部? 至今后台涌入近千条留言。 有人,三天、两周、一个月; 也有人说戴口罩观影不舒服,一年多没进过影院。 ![]() 有人,盼着接下来的《新蝙蝠侠》《人生大事》《神奇动物》; 也有人对什么电影都不大感兴趣。 ![]() 留言或许感性,数据更直观。 近期行业内都在议论一个数字: 1703.46万。 全国影院3月10日总收入,也是国内影院自2020年暑期全面复工以来,除却21年除夕夜(影院放假)的最低点。 ![]() △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下同 一千多万呢,不少了? 事实上。 平均到11898家影院,日收入仅745元;除掉分账,有些影院的日收入估计不足百元。 再除去房租、水电、人工等成本…… ![]() △ 同时,有数百家影院日收入过万 还没完。 3月15日1619万,16日1445万……失去上海、深圳、长春等票仓城市的日票房,屡创新低。 “我做什么生意都不会做电影!” “星期天电影院一个人都没有!” 18年前是调侃。 如今一语成谶。 ![]() ![]() △ 《功夫》里鳄鱼帮老大(冯小刚 饰) 比惨毫无意义。 疫情肆虐之下,旅游、物流、餐饮等行业均遭受重创。 Sir身为影迷,身为半个从业者,自然更关注电影,也只有能力关注电影。 今天,不说是多深情的回望。 Sir只想暂且放下浮躁的口号,摆正脑袋,认真探探: 电影病了。 怎么病的? 有救吗?要救吗? P.s.篇幅有限,本文范围主要聚焦国内电影市场。 01 电影怎么了? 一组数据。 近几年票房前十的豆瓣评分,正在稳定下降,向着山谷不断俯冲。 一个数字。 截至上周末,票房榜的冠军依然是《长津湖之水门桥》,累计日冠40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