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公司在洛杉矶及北京成立以来,李鼎传媒在中国已经成为屈指可数的独立国际电影提供商兼销售公司之一。 创始人兼CEO李威达(David U. LEE),在深度经历了好莱坞制片行业,与中国飞速发展的电影市场之后,对于电影的看法也愈发成熟。
此前,腾讯以18亿的交易金额,拿下华视网聚6000余部影视作品的六年版权,曾引发不小关注。 相比之下,李鼎传媒200部影片的片库,看似容量不大,但其实内藏玄机。 200部电影中,包含大量奥斯卡系影片,以及参与过欧洲三大电影节的电影。 既有足以载入影史的艺术电影,也有类型多元、题材丰富的商业电影。 也正因为此,在愈发重视内容的当下,李鼎的片库愈发凸显着珍贵的价值。 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公司表现出了对于李鼎内容的兴趣,并进一步寻求并购、收购等。 而之所以如此专注于佳片名作的买入,是因为对于身为“影迷”的David来说,电影是拥有特殊含义的。 尤其是疫情之后,闲暇时间让他更能够进入光影的精神世界。 那些曾经打动自己的影像故事,再看起来,又会随着人生阅历产生不同的认识。
但较为可惜的是,对于当下年轻观众来说,经典电影和偏向艺术性的电影,越来越难以受到关注。 就在3月10日,中国内地电影单日票房创下新低,加上今年春节档期间表现并不如意的电影市场,可见商业院线对观众的吸引力也正引发着同样的忧虑。 而愈发当道的短视频及多样化的快销式娱乐产业,正在与传统影视产业分庭抗礼。 如今的年轻人,还会有耐心看完那些经典的、让人心生梦想的影史佳作吗? David和李鼎传媒也已经借助新媒体渠道入局,试图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找寻到那根点燃热情的引线,将观众带回到光影的美好中。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对他来说,信心仍然很坚定。 ▼专访丨李鼎传媒创始人兼CEO 李威达(David U. LEE)
买片思路,要让情感贯穿始终买片,经验固然重要。 李鼎传媒200部的片库,是经过600余部影片不断筛选之后得出来的。 筛选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平台和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片子。 尽管数目听起来好像并不是特别多,但其中的大部分绝对属于质量中上游的第一梯队。 但除了拥有懂筛、会筛、能筛的经验之外,他还透露了一个自己的特殊标准: “最重要的其实是我跟家人一起看片子的时候,影片会不会打动我们。” 他认为,情感是电影与短视频相比,最大的区别所在。 90分钟以上的片长,足以充分地带动起个人感情,而这些情绪往往才是最打动人的。 “电影讲故事的方式跟时间很重要。所以我不管是自己看片子还是买片子,主要就是要看它如何打动我,如何引发我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来获得一些启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