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牧场呢?为什么就不能用高品质经济作物替代山区的罂粟呢?为什么就不能展开区域化经济合作呢?这是当下有关国家智库包括笔者在内的研究机构面临的崭新课题。 文|王泠一 虎年春天的3月30日至31日,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在如诗如画的中国旅游胜地黄山脚下的安徽屯溪举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主持召开了这次邻国外长会,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外长或代表出席。随后,王毅主持召开“阿富汗邻国+阿富汗”外长对话会议,邀请阿富汗临时政府代理外长穆塔基出席,印度尼西亚和卡塔尔外长作为来宾受邀与会。就在此番会议前夕,王毅旋风般地出访了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和印度,就实现阿富汗和平后如何促进区域合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大课题,和南亚国家的主要领导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被誉为点金新大陆。 3月30日,王毅在安徽屯溪主持中巴三方外长会晤 01 必须注意到阿富汗突出的资源优势。从自然地理的区域划分来说,阿富汗属于中亚地区,但它紧贴东亚大陆并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接壤,又紧邻南亚次大陆并历来就有经贸合作往来的丰富内容。只是历史上这块原本应该富饶的国土,被燃烧成了战场。然而这个独特的区域,是任何军事力量的战略投放能力极限,即中国著名成语强弩之末的“末”。英国、美国以及当年的苏联等智库中的汉学家都用“强弩之末”来提醒过这些当年的军事强国,但自然都没有什么效果。于是,阿富汗就成了这些迷信武力征服者的炼狱般的“帝国坟场”。最新的案例就是美军在此征战二十年无果!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民众等待联合国机构救济的食物 但打赢了,也没什么好的收获。阿富汗经济由此也千疮百孔,甚至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牧场呢?为什么就不能用高品质经济作物替代山区的罂粟呢?为什么就不能展开区域化经济合作呢?这是当下有关国家智库包括笔者在内的研究机构面临的崭新课题。那么除了已知的农业耕地,阿富汗到底有些什么可以改写本国和相邻区域经济的战略资源呢?调研结论还相当丰富! 如联合国机构的调研报告就显示:阿富汗有22亿吨铁矿石、6000万吨铜和140万吨稀土,同时还有钴、金、银、铝、汞等珍贵资源,锂矿的储量也非常丰富。其中,锂是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的主要原材料。俄罗斯是目前的锂矿开发大国。中国民营企业承担了国际市场锂的大宗经营份额。但是今年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西方金融大鳄曾经在伦敦交易所恶意做空中国企业的期货贸易。只是做空者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火线博弈”,最后被伦敦取缔了多场交易而客观上让西方投机者避免了破产。这些史诗级较量之后,中国企业需要寻找新的锂矿源。 笔者近期的涉外交流中,美国智库的高级研究人员曾经明确告知:“阿富汗是锂矿中的沙特阿拉伯!”除了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等便携设备,锂元素每年都被应用在手机和电脑等易耗产品中。即其战略地位和石油相当。而按照美国人的估算,阿富汗战略矿产资源的开发价值在1万亿美元规模以上。所以,对于拜登政府安排美军撤退计划的不周密、仓皇逃离,美国智库认为是损失了大市场。 王毅3月24日出访阿富汗 中国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主张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作为彼此关系的一个重要基准。王毅在3月24日出访阿富汗之际,就与穆塔基讨论了中阿两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其中包括在阿采矿业开展合作及阿富汗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作用的重要议题。而阿富汗现政府部门目前的调研则显示:位于阿富汗中部地区的哈吉加克是超大型铁矿,有近20亿吨的储量;铁的品位即矿石含铁量在63%-69%之间(超过35%即为富铁矿),明显高于澳大利亚和巴西的铁矿品位。阿富汗的铜,则占世界同类资源量的4%;主要集中在艾娜克、达尔班德、贾弗哈尔即三大铜矿产地。全球铜业开发强国智利愿意和中方一道对此进行相应的开发性经营。预计在未来二至三年里,以国企、民企相融合投资的方式以及和国际友好国家技术力量的结合,是中国和阿富汗经略资源开发和谋求多赢的主要内容。 02 中巴经贸走廊活力四射。巴基斯坦是阿富汗具有盟友意义的邻国,也是中国西北方向的重要邻国。中巴友谊长期以来是国别间友谊的典范。巴基斯坦国土面积为79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日本的面积。其总人口已经超过2亿,具有旺盛的多样化消费需求。2021年巴基斯坦的经济总量为45万亿卢比,同比增长4%;折合人民币为1.78万亿元。如果要对标中国的省份经济总量,巴基斯坦在贵州(1.95万亿元)和黑龙江(1.48万亿元)之间。按美元计,巴基斯坦人均GDP刚刚超过1200美元;其后发增长力正在培植中。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阶段,属于个人和家庭实物消费(非金融消费)增长的高峰期;国家经济则处于其进口能力快速增长的阶段。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每年都有务实的合作计划安排,且履约能力强。 中国企业援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深水港 中巴经贸合作关系成功抵御了疫情的冲击波,2020年中巴贸易额为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33亿元),当年中国已连续七年成为巴基斯坦的最大投资来源国;巴方统计中资项目为其直接创造了8万个就业岗位,间接就业则超过了100万。其中,中巴联合修建的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电和新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使得巴基斯坦基本上摆脱了民用电力紧张的局面;这又在客观上刺激了城市家庭扩大进口中国家电产品的新需求,目前这一需求正在向农村家庭蔓延。2020年底,中国制造的首条地铁在拉合尔市顺利通车,即解决了30万人的出行便捷问题,巴基斯坦自此迈入了城市地铁时代。2021年,中巴贸易额迅猛增长为278亿多美元,同比增长59.1%。其中,中国对巴出口242.3亿美元,同比增长57.8%;自巴进口35.9亿美元,同比增长68.9%。还需要注意一点——巴方连续四年都积极参与了中国进博会。 瓜达尔港对于波斯湾的地缘优势 2021年,中国继续成为巴方的最大投资来源国;对巴非工程类投资为6亿美元,工程类项目投资签约为44亿美元。中国对巴基斯坦工程类投资项目有个总体上的美称——中巴经贸走廊。这在巴基斯坦经济界和政府机构中,是人人皆知的合作概念,也被高度认同为巴方经济增长的引擎。巴方同时积极呼应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并且愿意发挥积极的区域引领性作用。如历经磨难的巴方瓜达尔港的开发,如今就成为中巴经贸走廊的明星示范项目。在中方援建之前,美国公司曾经插手瓜达尔深水港建设项目,甚至取得了一系列的特权,但是美国政府以阿富汗战争的威胁为由并不支持该项目实际建设,以至于被耽误好多年。巴方收回项目建设主权后,其中央政府直接邀请中方承包该港的建设。中方则以国际通行的商业标准投入合作。该港建设难度很大,国际工程界也不看好,但是中方雄厚的资金储备、技术力量以及国企团队的高水准建设,使得2016年底该港就投入了全面运营。其对中国经济的战略性意义,美国智库的代表性评价是:“中国从此有了一处从海湾源源不断供给石油的重要枢纽港”,且这个枢纽离世界油库伊朗如此之近!目前,巴基斯坦还有项战略愿景就是能够在不远的未来开通中巴铁路;而这条跨国铁路的起点在中国新疆的喀什,终点就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 巴基斯坦对于中巴铁路的愿景 需要指出的是:过去20年战乱纷争的阿富汗邻国,一直是巴基斯坦投资环境的硬伤。2021年9月8日,即阿富汗塔利班宣布成立临时政府后第二天,应巴基斯坦政府倡议——首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即以视频方式举行。王毅当时就在会上表示:作为邻国,没有国家比我们更期盼阿富汗恢复和平、实现发展;我们应该抓住阿局势由乱及治的关键窗口期,在尊重阿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施加正面、积极影响。同年10月27日,第二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强调了区域性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包括俄罗斯在内的相关国家都希望中方能发挥更积极的引领作用。今年3月底,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在中国举行之际,王毅还主持了中阿巴三国外长会晤。王毅表示当前形势下,中阿巴要重启三方合作机制。并强调以睦邻友好为理念,在构建三方政治互信的同时,以惠民生为目标推进三方务实合作,推动中巴经贸走廊向阿富汗延伸! 03 中印经贸合作正逢其时。印度作为中国的邻国,又同为人口14四亿的大国,疫情前其经济发展潜力就被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个国际机构看好。而一些跨国公司更看重印度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6岁这个独一无二的新优势,认为在印度即南亚次大陆的主体区域投资制造工厂会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甚至有些在华经营多年的跨国公司还把生产厂家从中国搬迁到了印度,对此中国官方智库看得很淡定。中国商务部在每年的国别经贸合作方面,也一直把中国和印度的成果加以积极肯定。 3月25日,王毅对印度进行工作访问 尽管印度方面对中国的认知常常出现不应该有的偏差,如必须以印度制造来替代中国制造、印度要在2025年人口超过中国以及孟买要超越上海等观点,还一度有高官要限定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领域,但中印经贸合作却不可阻挡。统计数据就显示:2021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1256.6亿美元,同比增长43%,并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正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该数据公布的今年2月17日所说——中国和印度就是搬不走的邻居和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印度经济学家还认为:印度市场更欢迎中国制造的产品,印度对华贸易逆差已经从2015年的514亿多美元扩大到2021年的694亿美元。从贸易结构上看,印度主要向中国出口原材料,中国则向印度出口工业制成品。印度财经媒体曾对本国消费者做过市场信息的抽样调查,发现在印度市场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企业分别是海尔、小米、华为、茅台和中国银行。其中,中国银行在印度各大城市都有网点。 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手机企业已实现产能当地化 值得指出的是,面对新冠疫情,印度经济在经历了最初的冲击波后已基本稳定了发展势头。2021年印度实现了8.1%的高速度增长,经济总量攀升至3.0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经济规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达到了2300美元的历史新水平。2022年印度政府更是雄心勃勃,目标是继经济总量超过法国后,再超过英国,成为全球国别经济总量的五强之一,即排名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印度。印度智库普遍认为:从其宏观政策的稳定性和卢比升值前景来看,超过英国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毕竟英国2021年的经济总量不过是3.188万亿美元。 王毅在新德里与印度外长苏杰生会晤 和原先总是要和中国经济一争高下的姿态不同的是,进入2022年后的印度智库和主流媒体,在对华认知方面变得理性起来了。如印度不能跟着美国的节奏随意打出制裁牌、印度有必要拓展对华经济合作机制、印度决不参加对俄罗斯的敌视圈。而相反,印度应该在金砖五国机制和上合组织等框架内展开有效的多边合作。前一阵子的边境冲突问题上,印度主流舆论也有所降温。虽然中印近期已经举行了15轮边境地区的军长级会谈,但印度智库认为更希望看到商务部长的会晤。需要指出的是:印度目前80%的石油和天然气依靠进口,因此国际能源价格在3月份迅速走高并不符合印度的国家利益,也就更需要和中国协商对策了。 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货物交接方式以海洋物流为主渠道 3月25日,王毅对印度进行了工作访问。在新德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对王毅表示:印度赞赏中方对两国关系的深刻思考和建设性意见,印方同样认为两国是伙伴而不是对手,不应该让边界问题影响整体双边关系,“正如礁石不能阻挡河流奔涌向前”、印方愿意同中方共同致力于发展良好稳定的双边关系。随后,王毅还和印度外长苏杰生进行了三个小时的会晤。王毅表示:今明两年,全球治理将迎来“亚洲时刻”。中印将分别主办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和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中印用同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王毅的论断,得到了印度同行和主流媒体的高度赞赏! 王毅对印度的访问,可以说是寻求共识之行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在促进印度对中国企业放宽投资方面收效明显,目前中国在印投资企业已有700多家。从4月1日开始,又有60多家中国企业加入投资印度的行列。对于阿富汗和平与发展规划,印度也赞赏中国的积极协调和斡旋并认为符合印度利益。一位印度智库研究员就告知笔者:阿富汗愿意积极融入南亚经济和文化新板块,如前些年的阿富汗国家足球队就参加了南亚杯洲际赛并且和印度队有过交锋;而阿富汗现当局也希望获得印度金融界和工商界支持,为其经济输入新鲜活力。而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南亚新大陆是值得期待的发展热土,其市场空间更值得中国企业耕耘!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网站测速 https://www.vsping.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