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 http://www.gkfx-yyds.com “我亲眼目睹了一场杀戮” “凶手是谁?” “凶手站在阳光下看不清是谁, 只看见他们拿着键盘抛出利刃。” 『这场杀戮的名字,叫网暴』 4月6日,在上海的虹口区 一位33岁的全职妈妈从32楼一跃而下 选择用结束生命的方式 来堵住悠悠众口 而行凶者,是一群躲在屏幕背后的陌生人 #01 「网络暴力,字字诛心」 这场悲剧的主人公是一名普通的全职妈妈,她有一位独居在青浦,跟她距离27公里的父亲,在封控前,她每周都会把饭菜给父亲送过去。 特殊时期,独居的父亲已经开始吃白米饭了。这个女生联系了一个之前给她送过外卖的骑手小哥,没想到这个小哥一口就答应了。 骑手小哥送餐路途坎坷,部分道路被封控制,中途电瓶车没电了,步行2公里才将饭菜送达。 知道小哥一路这么苦难的时候,她想另外支付酬劳表示感谢,骑手小哥不要,她只能给小哥充了200块话费。 她发了朋友圈表示感谢,还找了上海大V投稿这件温暖的事。她想让更多人知道,在这样情况下的上海,平凡普通的人之间也能无私帮扶,有大爱。 这位善良热心的骑手小哥还被平台奖励了2000元。 这个女生的出发点是想弘扬一些正能量,给阴霾笼罩的上海带来一丝温暖,但舆论风向突然逆转。 那些端着键盘的网友开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疯狂地攻击善良的女生。 善良这么廉价吗? 小气就是小气! 你像打发乞丐! 这些网友义愤填膺地敲击着键盘,把自己当作圣人一样“指责教育”她。一句句话像尖锐的刀一样刺进女生的心。即使反复解释举证,后面都有一句在等着怼她。 即使外卖小哥站出来说:我的初衷是不是为了钱。但是这些“刽子手”根本不理会。 因为这些网络施暴者并不好奇事情的真相,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说辞证据他们充耳不闻。他们只是享受当下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人指指点点,享受自己此刻居高临下的姿态而已。 最后,女生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终止了这场网暴。始作俑者们事了拂衣去,大不了注销账号,只剩受害者家属面对失去至亲的痛苦。 #02 「网络世界里,善良也是一种罪」 上文的女孩只是当下特殊时期网暴受害者的一个缩影,善良的人做好事在网络世界里仿佛成了一项“罪”。 例如前段时间有网友说李佳琦在他们小区发物资。 网友说他是住的高级小区,他发物资是巴结权贵。 还有网友说他是在给产品代言。 正当网友骂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有网友出来辟谣说这不是李佳琦送的,是在平台上自费购买的。 后来网友扒出,李佳琦确实送东西了,给物业捐了30份蔬菜猪肉水果,有需要的业主可以去物业前台拿。 杠精网友们又开始了,“只送30份啊”、“云锦东方,份数就30,还需要抢” 捐的多,说你是巴结权贵。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捐30份又说你只送30份。不管做什么,在有些人眼里永远都是错的。 除了李佳琦,还有很多上海本地的明星也成了网友的攻击目标。 坦白说上海正处于特殊阶段,很多物资和送货渠道都不容易找寻。如果说此刻有钱就能买到物资,那身价过亿的投资女王徐新也不至于在业主群里问哪家有面包牛奶。 捐款和不捐款都是个人选择权利。没错,有的明星一年可以挣几千万,甚至几个亿。如果要求赚一个亿的明星捐100万,那就是要捐出年收入的1%。 如果自己也捐出了自己年收入的1%,那你可以呼吁一下。如果自己没大气到这种程度,就不要去苛求别人。 那些指责有钱人不捐款的人,他们大概都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圣人,用所谓的高标准来衡量别人,推脱自己。打着“美德”的旗帜来绑架别人的道德,来掩饰自己无能的内心。 谨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03 「语言,有时候比暴力更伤人」 很多时候,我们想不明白。明明是不相干的一群人,为什么在网络上可以那么恶毒的去咒骂一个陌生人。 这个问题的答案东野圭吾在《恶意》里写过:“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当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上映时,有多少人说着心疼易遥。《上年的你》上映时又有多少人说心疼陈念。 那些说着心疼的人里又有多少,转身成为网络上的唐小米和魏来然后摧毁着陌生人的人生。 也许有人会杠,那在网络上连评价、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吗?当然有,但是不能未知全貌,就开始义愤填膺的敲击着键盘。 对某件事进行评论表达的时候,思考清楚,你在乎的是事件的真相,还是享受批评人时的自我高姿态。 《欲望山庄》里说过,柔软的舌头可以挑断一个人的筋骨。语言有时候比暴力更能伤人。 如果有机会,记得在网络上多说几句温柔的话,因为每个屏幕的背后都有一条鲜活的生命。 备注: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