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百科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2022-05-25| 发布者: 文圣百科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文字狱是我国古代一种恐怖的文化制度,是统治者加强思想管理和文化控制的措施。公元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

文字狱是我国古代一种恐怖的文化制度,是统治者加强思想管理和文化控制的措施。

公元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当时王安石正在为新法的推行大费周折,宋王朝积危积困,老派与新党之间斗争不断。苏轼此时上书让王安石大为震怒,于是让御史参奏苏轼的过失,苏轼自知不容易旧党,也不容纳与新党,于是自请离京。

1071年至1079年间苏轼辗转各地,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任职。1079年再次调任湖州,任湖州知州,上任以后苏轼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例行公事的表达对朝廷感谢。因为是文人的缘故,笔端难免有一些个人感情色彩。“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清军入关以后清代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族人等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清帝大施文字狱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的思想言论而制造的一些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清朝的文字狱案件多样,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

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强化集权统治,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励志商务网 http://www.lzsgtj.cn/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文圣百科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文圣百科网 X1.0

© 2015-2020 文圣百科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