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影院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shenmatv.org 据说,上海人的微信群,目前只有三种状态:静默的,吵架的,解散的。 所以,我和人又吵架了。 其实,我们这个群还算和谐,大家互不认识,为了车子走在一起,谈谈车、聊聊天,偶尔八卦,君子之交,不近不远,井水不犯河水。但疫情来了,气氛也跟着在变,围绕正能量负能量、造谣还是事实等,已经吵过好几次了。 晚上,有位老兄突然很兴奋的样子,说“虹桥火车站好多人,多走点,清净”“明天开始往南京5班车,往杭州6班车”,话里话外透着开心的味道。 这种言辞碰见我这种暴脾气,当然得“交火”,大战三百回合不可避免。 我问:外地人都走了,你吃啥喝啥? 他答:我有的是吃的,不愁。我们有保供、有团购,不需要外地人在上海。他们在老家种田,我们有团购就行。 还补充了一句:又不是没干过。 我说:大马路也是外地人扫的,以后还得自己扫马路。我们的群主也是外地人,那也趁机一起踹了吧! 甚至波及到了上海的管理层,因为上海的很多领导,并不是上海人,也在这位老兄的驱赶范围之内。当然,这位老兄也是一样:滚回去! 就这样你来我往地交锋着。 “上海人”“外地人”的话题,并不新鲜,虽说这位老兄的三观并不代表整体上海人的立场,但不可否认,一些上海人的脑子里确实狭隘地将外地人与上海人视作水火不容。 但这都2022年了,怎么还有这种愚蠢的思维方式? 相比上海人的吃喝不愁与小资情调,绝大多数的外地人承载着这座城市最劳累但也最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盖房子、扫马路、搞装修、做早点、送外卖、通下水道……这种脏活累活断然没有哪个上海人愿意干,都得外地人包圆。即便这位老兄洋洋自得的团购,估计也少不了需要无数“外地人”来周转运达。这些服务看着没啥含金量、没有高高在上,但一样都不能少,别说现在疫情,想想春节假期几天的不方便就能管中窥豹。 上海之所以繁华,靠的不仅仅是务实的上海人,更是勤奋的中国人,这当然包括不怕苦不怕累的外地人。“海纳百川”的上海城市精神,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如果把提供这种基础服务的外地人都赶跑了,这种老兄式的上海人真要自力更生、吃风屙屁么? 下午,正好和邻居聊到这个话题,他说那种简单粗暴排斥外地人的都是脑子有问题的。我并不认为这样是脑子有问题,但绝对暴露了素质与文化的缺失:小市民的家庭教育,断然教不出心怀天下的胸襟。 争吵的最后,我建议他炸了房子自己盖,他建议我去外地人多的外地,道不同不相为谋,就这样吧。 但我依然想说:上海,是所有中国人的上海,不是个别人的上海。想要赶走上海的外地人,你得先有能力把上海买下来再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