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滤布 新华财经北京7月6日电 (记者沈寅飞)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近日面向家乡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三千余位青年(22-40岁)进行了调研和访谈,发布了《2022小城青年择业倾向洞察》(以下简称报告),洞察小城青年们的择业观念和就业现状。 报告显示,对于家乡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受访者,即使不考虑家乡置业等因素,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受访者选择一线/新一线为就业首选城市的比重仍呈现递减趋势。刚毕业把一线/新一线作为首选就业地的比重为58.6%,工作十年以上,首选就业为一线/新一线的比重降低至36.3%。而刚毕业把二线及以下城市作为首选就业地的比重有41.4%,工作十年以上将二线及以下城市作为首选就业地的上升至53.8%。 小城青年就业,“稳”字当头。报告显示,小城青年在影响择业的几大因素中,除了常规的薪资/福利待遇依旧是首选外,工作稳定性远超越其他选项排列第二,占比40.9%。从跳槽经历来看,跳槽周期大于两年的受访者超过三成,只有11.2%的受访者跳槽周期短于一年。从就业首选类型来看,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这两类稳定度最高的单位,不出意外为首选,有超过一半(50.8%)的受访者选择。 为什么选择二线或以下城市就业?调查发现,离家近,和家人在一起幸福感高;生活节奏慢,压力小;物价、房价低,分别以75.5%、52.3%、19.5%排列前三。也有超过一成的受访者表示“大城市闯荡够了,回小城市定居”。家乡所在的省会对任何年龄段的受访者都有其独特的归属感,不论是一直身处小城市就业,还是见过了大城市的繁华,依然回到小城市定居的人,都能找到自己满足的那一面。 而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去一线就业,排在前三位的理由分别是收入高;工作机会多;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其中收入高以65.8%位列第一。大城市的优势很多,除此之外还有公平性高,人情关系依赖度低;公共基础设施好(医疗、教育水平高);发展更快,新鲜事物多等。 报告还显示,小城青年在一线/新一线就业的行业更多是互联网/电商、计算机软硬件、金融/证券、专业服务、人工智能等,而留在或回到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则更多在政府/公共事业、机械制造/工业设备、工程/建筑等,两者的差别客观受限于各行业的资源和城市产业分布。小城青年的职业以普通职员(办公室/写字楼工作人员)和专业人员(如医生/律师/文体/记者/老师等)居多,合计占比近六成。超过八成的受访小城青年的月薪在10k以下,月薪8k以下超过六成(64.7%)。 此外,前程无忧一项疫情对于2022年企业招聘计划影响的调查显示,餐饮、零售和旅游企业的受损面最大;金融、软件与网络服务、专业服务行业的企业受影响最小;医疗健康和安防/电子企业中经营增长的企业较多。从这些受影响小、增长多的行业产业和岗位分布来看,即使受到2020年上半年大范围疫情的冲击影响更大,一线城市无疑仍然拥有更宽广的职业机会。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